電動車都是依靠馬達驅動,不過平價便宜的電動車和高貴奢華電動車的馬達會很不一樣嗎?知名汽車 Youtuber Sandy Munro 團隊拆解了通用汽車旗下雪佛蘭 Equinox 和特斯拉 Cybertruck,詳細研究底特律汽車大佬和矽谷出身的電車新創,在馬達冷卻方案差異有多大。
售價不到 3.5 萬美元的 Chevrolet Equinox,採用 157 kW 永磁同步馬達,最大轉速可以到每分鐘 1 萬 4 千轉;售價接近十萬美元的 Tesla Cybertruck,馬達功率則高達 310 kW,最大轉速甚至接近 3 萬轉,無論哪一種馬達,在轉速破萬時產生的熱能可想而知,這些高溫如果不排除,可能會導致馬達線圈絕緣劣化,進而造成短路、效能降低等問題。
這種程度的高溫,基本上不可能依靠自然冷卻或是風冷方案解決,而需要散熱能力更強的液冷方案,不過如何讓冷卻液帶走熱能,又如何讓它循環,就是學問所在。
特斯拉的冷卻方案和電競電腦相同,他們在馬達的外殼,打出了一整圈的冷卻油管道,冷卻油通過就可帶走熱能,沿著管路前往金屬散熱板,接著透過高壓泵浦,再流回馬達。
通用汽車使用的冷卻方案,則是一種極簡設置,十多年前 Toyota Prius C 使用過類似的概念,冷卻油通過馬達之後,依靠減速齒輪的轉動,將這些油甩飛到馬達機殼的頂部內層,再通過精心設計的孔洞自然流下,落在馬達上。
▲ GM 馬達外殼精巧的安排孔洞和路徑,讓冷卻油自然回流,落在馬達線圈和磁鐵上。
這種方式完全依靠地心引力讓冷卻油回流,不需要額外零件,自然就少了故障機率,移除高壓泵浦後,也減少了電力消耗,在甩飛、噴灑和回流的過程中,它同時完成了線圈、磁鐵和馬達機殼的冷卻工作。
當然這套無泵方案也有缺點,由於仰賴馬達轉動來甩飛冷卻油,如果長時間低速運轉(塞車時),熱循環就會不佳;此外,冷卻油從頂端落下時,是根據重力自然滴落,如果車輛行駛在陡峭斜坡,或是劇烈操駕(甩尾)時,冷卻油的分佈就會不均勻,減少散熱效果。
特斯拉的高壓泵浦、電磁閥和冷卻油管路,雖然需要耗電,又多了維修、故障的風險,但也有更多額外好處。首先,在精準控制溫度下,特斯拉馬達內部線圈和磁鐵能保持低溫,而馬達外殼則保持相對高溫,這樣就能夠減少在馬達內磁場不斷交變時產生的渦流損耗,維持馬達高效率運作。
其次,特斯拉方案可以針對馬達內的永久磁鐵加強散熱,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減少使用稀土元素。這些稀土元素的用意就是要避免永久磁鐵過熱後,導致磁力消退的情況,在這個情況下,特斯拉的永磁馬達成本可以更低。
這兩套截然不同的冷卻方案思路,各有優劣,針對不同產品定位設計,各自展現了工程師的精彩創意,至於硬要買平價車去極限操駕的車主,自然要承擔越級打怪的風險囉。
VIDEO
文章來源:解密電動車馬達:平價冷卻 vs. 奢華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