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興豪砸40億攻氫能電廠 發電成本一度4.6元 不便宜為何還堅持?

2023/08/20

欣興第一座定置型氫燃料電池廠位於合江廠,月產600KW電力。 王郁倫/攝影

氫能燃料電池每一度電的成本4.6元,比台電工業用電售價3.38元要高。氫能發電比市電要貴,又不是綠電,為何欣興電子(3037)甘願豪砸40.41億元,在6大廠區建置歐美積極建置的氫燃料電池發電廠,走在台灣科技製造業最前線?

「他們是做社會公益的啦!」欣興供應商出席欣興電子位於中壢的合江廠定置型氫能燃料電池廠啟用典禮這樣說,連美國最大氫能源設備廠 Bloom Energy 總裁暨創辦人 KR Sridhar 也親自出席。

這同時也是BE在台灣第一個案場,也是計畫在欣興6廠區建置氫能的第一座,另有新豐場將於年底前完成,欣興預計於2024~2026年間在6廠區各設1~2座氫能發電廠,目標總發電量年產9900KW,貢獻位於台灣6大廠區總用電10%。

欣興大手筆豪躑40多億元,不僅成為BE在台灣的第一個指標客戶,欣興對氫能的投資態度也可能影響台灣製造業投資氫能的意願,另一方面,相對歐美氫能燃料發電腳步積極,台灣法規在氫能方面的規範與補貼不多,也讓用電大戶對氫能仍停看聽。

欣興董事長曾子章。 王郁倫/攝影
欣興董事長曾子章。 王郁倫/攝影

為何停看聽?氫能發電成本深受天然氣價格影響,現在為4.6元,跟直接買綠電價格5~5.5元上下相比(以陸域/離岸風能/太陽能售價平均概算),價格面來說稍微低一些,但仍無法幫助欣興達成政府要求用電大戶2025年用電10%應為綠電的要求,換言之,用電大戶目前無法以此方法「交作業」。

因為欣興的氫能電廠是用天然氣製造氫,天然氣與水蒸氣與碳氫化合物反應轉換出氫氣,會排出二氧化碳,雖然比台電燃煤發電減少30%碳排,也只能稱灰氫。

欣興透露未來會加裝碳捕捉設備,有機會轉為藍氫,但即使如此,根據現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定義,灰或藍氫都不合格,法規中只有把「利用再生能源電力,將水電解成氫氣」的綠氫納入再生能源定義,但綠氫生產成本是藍氫7~8倍,對中小企業非常有挑戰。

因此,欣興雖自設氫燃料電池廠,也計畫增加投資碳捕捉設備,但也同時在工廠設太陽能發電廠,今年底三座工廠將加裝完畢,屆時將滿足用電大戶規範,合江廠最特別,因為用電量僅超出5000KW一點點,在自設氫能燃料電池廠發電後,就同時閃避用電大戶標籤(向台電買電量低於5000KW)。

用電大戶買不到足夠綠電,業界抱怨連連,自建太陽能電廠成顯學,這也是何以行政院6月端出「中小企綠電平價專案」,期望以一度電4.3元價位讓中小企業買得到綠電,但即便綠電未來價格可能比氫能更便宜,氫能對欣興有什麼戰略意義?

停電報廢品每年1億元 氫能將取代柴油機

除了自建氫能發電廠,欣興部分廠區的用電量就能從5000KW以上(用電大戶門檻)往下降,在用電大戶名單上除名,達到額外目的。

欣興這次投資氫能電廠,內部還有兩大盤算及一個目的:一切是為了滿足各廠區緊急用電需求。第一個盤算是:取代柴油發電機;目前欣興工廠都用柴油發電當電力備援,台電停電就上場,讓廠區永有電力,但柴油發電高碳排,氫能燃料電池碳排量較低,符合ESG精神。

其次,台電常停電或電壓突然下降,當電壓降幅過大,就會導致工廠產線停擺,而前述的柴油發電機就將登場,但麻煩在於欣興許多高精密製程無法容許斷電幾秒,但若台電無預警停電,柴油發電機偵測到再啟動供電,兩事件之間有時間差。

由於特殊製程產線不能停,欣興內部統計平均一年因電壓不穩或停電產生的報廢金額約1億元,故若氫燃料電池廠取代柴油發電機,當基載用電,氫能常態性發電,就不再怕台電停電,氫能目前供電給關鍵製程,如冰水主機及無塵室,其次可做尖峰用電調節、消防設備及電梯等設備即使斷電也不受影響。

而跟台電買綠電,也不能解決突發斷電的問題,因為綠電透過台電電力網路配送,混在市電裡同樣有跳電或降壓問題,為追求產線穩定,自建氫燃料電池發電就能解除痛點。氫燃料電池另外的優點是安靜低噪音,面積需求小(相對太陽能),符合ESG精神,另外也相對傳統燃煤製電減碳。

天然氣影響「氫電」成本 政府2招幫補血

灰氫或藍氫的發電成本,都受到天然氣的國際價格影響,目前行情一噸10元計算,欣興粗估氫燃料電池的成本是一度電4.6元,高於台電工業用電價格3.38元,隨天然氣價格變化,氫能發電的成本也將波動。

政府雖一直努力穩定天然氣價格,只不過因台灣非天然氣產地國,仰賴進口也是氫能發電的挑戰,舉例美國因盛產天然氣,價格是台灣的半價,氫能發電成本自然也低,吸引業者投資。

目前灰氫因為有排碳,無法符合取得綠電資格,不過,灰氫仍有機會變藍氫,只要加裝碳捕捉設備,捕捉九成的排碳,就能轉變為潔淨能源。

看到氫能技術的演進,政府也已研擬修正《再生能源法》,將藍氫納入綠電版圖,不過由於碳捕捉技術仍在開發階段,需要空間也不小,故不是每一座工廠都適合,欣興環保廠務處資深副總楊國同也補充,裝碳捕捉設備,建議是氫能碳排量夠大的廠區設立比較有經濟效益。

未來法規能否跟得上潮流,修正案可否將碳捕捉的藍氫也納入再生能源名單,還得看能源局及立法院進度, KR Sridhar 受訪時也坦言,氫能在台灣發展,政府態度至關重要。

BE氫能供應商 台灣隊4業者入列

BE是北美最大氫能源設備廠,北美天然氣成本低廉,促成氫能發電市場的發展,KR Sridhar 透露BE有4大台灣供應伙伴康舒(6282)、高力(8996)、保來得、宏進金屬,負責供應BE約30%硬體設備零件,主要在北美組裝,銷售全球。

美國最大氫能源設備廠Bloom Energy總裁暨創辦人KR Sridhar 8...
美國最大氫能源設備廠Bloom Energy總裁暨創辦人KR Sridhar 8月訪台,第一次跟四大台灣供應商有4大台灣供應伙伴康舒、高力、保來得、宏進金屬,台商供貨比三成。 王郁倫/攝影

這四家供應商從2006年起就跟BE開始合作,但行銷海外業務多年,自家設備回到台灣落地建置卻是頭一遭,因此欣興合江廠落成,也成為4家台灣供應夥伴與BE一同現身的難得場景,保來得主要做BE的固態氧化燃料電池連接板,董事長李輝隆表示,目前該連接板有兩家供應商交貨BE,保來得供貨占比高達六至七成,顯示台灣廠商技術實力勝出。

亞洲氫燃料電池廠設備必須由BE從美國運來,為何不在亞洲或台灣設組裝廠?KR Sridhar 表示目前組裝廠在美國,但若未來亞洲市場夠大,就會考慮在當地設廠,台灣市場目前對BE來說還很小,但如果市場持續成長,他表示一定會考慮台灣設廠可能性。

KR Sridhar認為,氫燃料電池廠能否在台灣普及,關鍵仍在政府態度,以及大型企業如 TSMC 是否開始願意採用,「這是新科技,還需要時間教育客戶」。

他表示,台廠有強大的技術能量,他樂觀相信能在電力供應系統從集中走向分散式電網浪潮中,台灣業者將可扮演關鍵角色,對於是否委託台灣 OEM 廠協助BE組裝最終設備?他表示,不排除,台灣廠商擁有良好的技術,他認為組裝難度對台廠並不是很挑戰。

文章來源:欣興豪砸40億攻氫能電廠 發電成本一度4.6元 不便宜為何還堅持?